一、當事人在何種情形下有權申請回避
在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參與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即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發現負責本案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書記員存在應當回避的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的時候,可以依法向有關機關申請上述六種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訴訟活動。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币虼耍窃献h庭成員的,在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制度,適用的僅僅是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而在偵查、起訴和審判等各個訴訟階段其實都是適用回避制度的。不過,對不同人員的回避,一般由不同的人來決定。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酒駕同乘人員是否承擔民事賠償
2021-02-26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沒離婚可以在外國再結婚嗎
2021-03-09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