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申請回避是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當事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審判和執(zhí)行人員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發(fā)現(xiàn)審判人員(執(zhí)行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有權在下列情況下,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二、回避的方式有幾種
回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遇有民事訴訟法等40條規(guī)定的某種情形時,主動不參加對案件的審理或任務的執(zhí)行。另一種是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guī)定的某種情形時,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的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結合起來,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刑事訴訟當中的回避分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審判人員和執(zhí)行人員的回避,而另一種則是針對參與案件審理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的回避。至于回避的方式,根據(jù)《刑事訴訟法》中的規(guī)定也有兩種,包括這些人員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無論是哪種方式下的回避,其中都是需要符合法定的回避事由。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guī)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zhì)押
2020-12-09審查逮捕環(huán)節(jié)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yè)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yōu)勢
2021-02-09產(chǎn)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