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或者是聾啞人其實都是身體上有所殘疾的,這種身體上的殘疾可能會導致當事人在社會和平時的工作過程當中遭受到歧視,進而給當事人的心理也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有些聾啞人犯罪,如果了解了群體的案情的話,會覺得也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所導致的。接下來小編主要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刑事訴訟法的盲聾啞人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刑事訴訟法的盲聾啞人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對于聾啞人需要翻譯人員的規定,可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119條的規定,“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并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p>
1、翻譯人員的概念、條件。
翻譯人員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接受公安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者聘請,為參與訴訟的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少數民族人員、盲人、聾人、啞人等進行語言、文字或者手勢翻譯的人員。
翻譯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
(1)能夠勝任語言文字翻譯工作,有為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的能力。
(2)應當與案件或者案件當事人無利害關系,否則應當回避。
2、翻譯人員的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享有以下訴訟權利:
(1)了解與翻譯有關的案件情況。
(2)要求公安司法機關提供與翻譯內容有關的材料。
(3)查閱記載其翻譯內容的筆錄,如果筆錄同實際翻譯內容不符,有權要求修正或補充。
(4)獲得相應的報酬和經濟補償。
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應當承擔以下義務:
(1)實事求是,如實進行翻譯,力求準確無誤,不得隱瞞、歪曲或偽造,如果有意弄虛作假,要承擔法律責任。
(2)對于提供翻譯活動所獲知的案件情況和他人的隱私,應當保密。
二、檢察人員擔任翻譯人員不屬于法定回避情形。
檢察人員擔任翻譯人員應當遵守訴訟程序規定,依法客觀公正履行職責。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定回避情形,簡而言之,就是因與案件當事人或案件處理存在利害關系,或因存在職責沖突,導致不得參與訴訟。檢察人員存在應當回避情形自應回避,更不得擔任案件翻譯人員。
與辦案人員不得同時擔任證人、鑒定人、辯護人等不同的是,檢察人員擔任翻譯人員并不存在職責沖突,甚至可以說,即便是辦理案件的檢察人員同時擔任案件翻譯人員,也不存在工作職責沖突的問題。以工具論的觀點看,一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的翻譯人員本質上與同聲傳譯的機器沒有區別。客觀公正是司法對辦案人員的必然要求,檢察人員擔任翻譯并不必然導致其喪失客觀公正立場。翻譯人員是協助和服務訴訟工作的,與辦案人員的工作職責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是相輔相成的,根本不存在職責沖突的問題。試想一個掌握某項語言特長的辦案人員與存在語言障礙的訴訟當事人之間如能順暢溝通,對于提升辦案效率,節約司法資源,都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現行刑事訴訟法律對翻譯人員能否在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同時擔任翻譯尚未作出明確規定,但筆者認為,檢察人員不應在同一案件中擔任不同階段的翻譯人員。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當中對盲聾啞人主要是有提到,審判這部分人員的話必須要給其配備翻譯員,而且翻譯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在刑事訴訟的過程當中,幫助盲聾啞人爭取其合法的權益。而且我國刑法當中規定的盲聾啞人犯罪,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