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是否要賠償全部詐騙款
當然需要返還所有騙款。
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的行為。
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九十二條?本規(guī)定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fā)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公發(fā)[2001]11號)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fā)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guī)定》(高檢會[2008]2號)同時廢止。
刑法條例
合同詐騙罪是中國1997年修訂后的刑法新設立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根據(jù)中國刑法的規(guī)定,犯合同詐騙罪數(shù)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常見形式
其表現(xiàn)形式有如下五種: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如果是合同詐騙,那么就屬于犯罪,肯定要賠償所有的詐騙款,合同詐騙也屬于詐騙中的一種,大多是利用虛假的方式進行的詐騙,比如取得他的信任根本沒有某種能力,哄騙對方簽合同,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guī)
2020-11-30職工持股會
2020-12-17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zhí)行
2021-02-1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xié)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