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案外人不得采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嗎?
1、最高人民法院法發〔一九九四〕二十九號《關于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亦規定: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于當事人爭議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采取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采取財產保全措施。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數額并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作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解除財產保全。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案外人的財產能否進行保全問題的批復》(已于1998年4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5月26日起施行。)規定,對于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案外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外人不得對債務人清償。該案外人對其到期債務沒有異議并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但是,人民法院不應對其財產采取保全措施。
二、財產保全的范圍。
財產保全的作用是,防止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處分有爭議標的物或者處分判決生效后用以執行的財產,以防止糾紛擴大,并保障生效判決得到執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會給當事人財產權和人身權造成損害。
《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認為,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于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財產保全的范圍,不能超過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或者不能超過爭議財產的價額。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范圍內,才能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使申請人的權益得到實現,也避免給被申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如果說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后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維權,那么在提起訴訟后認為當事人有轉移或者隱瞞涉案財產的情況下,當事人也是可以向法院申請將財產進行保全的,那么當事人在向法院提起訴前財產保全時也是需要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相應的擔保費用。
訴前財產保全期限是多久
訴前財產保全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訴前財產保全需向法院提交哪些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2020-12-02轉包與分包有哪些區別
2020-11-22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廠房遇拆遷,應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工作
2020-11-18農村舊房改造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嗎
2021-03-12溫室征地賠償標準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