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可能判刑的情況有哪些
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
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
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要注意嚴格區分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是不同的,在處刑上也應有所區別。間接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雖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為人故意的性質和內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區分犯罪的性質和故意的內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處死刑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予以糾正。
對于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的,才可以判處死刑。
故意殺人定罪量刑的注意事項
(1)直接故意殺人與故意間接殺人的不同點是:
第一,直接故意殺人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對其行為會引起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抱著希望的態度;而間接故意殺人,對被害人是死是活,并不積極要求,而是聽之任之,完全采取放任的態度。
第二,直接故意殺人有未遂,間接故意殺人則不存在未遂。
(2)經他人要求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是否構成本罪,刑法學界和司法實踐中有不同看法,主要是針對“安樂死”,我們認為,“安樂死”的法律責任問題應通過立法解決。在立法未能解決前,經他人主動要求或者征得他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仍應認定構成本罪,原則上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但屬情節較輕,量刑時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共謀自殺的行為,在相約自殺的過程中,沒有強制或者誘騙的因素的,不具備本罪之特征,不應定本罪;也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3)對故意殺人案件量刑時,一般對情節較輕的認定是防衛過當殺人的;基于義憤殺人的;因受被害人的長期迫害而殺人的等等。而對間接故意殺人案件的量刑一般應輕于直接故意殺人案件。若犯本罪屬俗稱“大義滅親”的,量刑時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綜合上述,上文整理故意殺人判刑情況作出解答。由于判處死刑是刑罰中最嚴厲的處罰,而在我國一向采取的是慎殺少殺的態度。因此在對故意殺人判處死刑時,一定要符合規定的情形。此后,還要按照程序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才行。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