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如何定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打人怎樣定性為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主要看被打者造成的傷害而定,如果構成輕傷以上傷情的,可以按故意傷害罪進行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故意犯罪的特征
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刑法規定,故意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特征:
1、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必須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也包括明知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不論行為人明知的是危害結果必然發生,還是可能發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構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是刑法上通常說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采取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結果發不發生,都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我國刑法沒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對故意犯罪的規定中,對這兩種心理差別是作出規定的。區別“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對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決定量刑,具有一定意義。
如何進行犯罪的認定
(一)根據刑法第13條的但書規定如以區分
我國刑法第13條前半部分規定了犯罪定義,在但書中又明確規定:“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里是指行為雖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情節明顯不嚴重、不惡劣,危害很小,因而不構成犯罪。對“不認為是犯罪”不能理解為不以犯罪論處或免予刑事處分,而應當理解為不構成犯罪。
(二)根據總則條文關于犯罪構成一般要件或排除犯罪的條件的規定加以區分
1、從主觀罪過上加以區分。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
2、從責任年齡上加以區分。不滿14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8種特別嚴重的犯罪以外的其他行為的,不負刑事責任。
3、從責任能力上加以區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
4、從行為性質上加以區分。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行為實質上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因而屬于合法行為,不構成犯罪。
(三)根據分則條文關于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規定加以區分
那么,社會危害性的輕重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呢?主要決定于以下幾個方面:
1、從犯罪主體上區分。有的行為須具備特定身份才能構成犯罪,如瀆職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而其他人員實施該行為的,不能構成該罪。當然如果其他人員伙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共同實施的,應以共犯(教唆犯和幫助犯)論處。
2、從犯罪主觀方面區分。有的犯罪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實施這類行為的不構成犯罪,如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有的行為要求明知某些情況才能構成犯罪,如窩贓罪;有的行為具有一定目的才能構成犯罪,如走私淫穢物品罪。
3、從犯罪對象上區分。如遺棄罪對象只能是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非此不能構成本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打人如何定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打人怎樣定性為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主要看被打者造成的傷害而定,如果構成輕傷以上傷情的,可以按故意傷害罪進行處理。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違法嗎
2021-02-15合同到期公司解散有補償金嗎
2021-02-18雙方都不履行協議有效嗎
2021-01-18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