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治安行為取證方法
取證的方式和種類:書證、物證、證人證言、音像制品及視聽資料等。符合情節嚴重的要件就可以起訴。犯誹謗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
二、嚴禁以非法手段獲取證據
本條規定中的非法手段,是指采用刑訊逼供或者采用威脅、引誘、欺騙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手段收集證據。刑訊逼供,是指在辦案過程中,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施以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陳述的行為。人民警察法第22條明確規定人民警察不得有刑訊逼供的行為。該法第48條規定,人民警察刑訊逼供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威脅,是指以使被詢問人或者證人的個人利益受到某種損害相恫嚇,迫使其按照辦案人員的要求進行陳述。
實踐中,要注意分清用威脅方法收集證據同詢問時依法教育被詢問人如實回答問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證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之間的本質區別。引誘,是指以滿足被詢問人或者證人的某種個人利益為誘餌,使其按照辦案人員的愿望進行陳述。通過提問方式來誘導被詢問人或者證人,使其了解辦案人員希望他講什么、怎樣講,或者不希望他講什么和不希望他怎樣講的做法,也屬于引誘。實踐中,為了喚起證人、被害人的記憶,使其實事求是地進行陳述,辦案人員有時會對證人、被害人進行必要的啟示,這是合理合法的,與引誘有著原則的區別。欺騙,是指用編造虛假情況對被詢問人或者證人進行誘惑或者施加壓力,以迫使其按照辦案人員的愿望進行陳述。實踐中,欺騙往往同威脅、引誘密切相關。從一個角度看是引誘或威脅,換個角度則是欺騙。
在收集證據活動中,除上述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手段之外,使用其他任何違反法律和政策的手段,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以上詳細解釋了關于誹謗治安管理的證據收集,如果遇到這類的事情,不要驚慌,你可以通過錄像或者證人等多方面來作為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保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您還需要其他的法律咨詢,可以聯系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拒保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