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微信聊天誹謗怎樣才成立
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絡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兩個要件:
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絡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內容必然或可能會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卻希望和放任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為過失。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下稱《解釋》)公布。該司法解釋通過厘清信息網絡發表言論的法律邊界,為懲治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提供明確的法律標尺。該司法解釋子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微信誹謗取證
發到微信朋友圈上的視聽資料屬于法律規定的證據,如果這些視聽資料中有誹謗他人的情況,只要把這些視聽資料保存好,下載打印出來都是可以的。
如果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是構成犯罪的,可以直接向當地的公安機關舉報。下面是證據和、誹謗罪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在網絡微信聊天誹謗之后受害者覺得個人權益受到巨大的侵害而要維權,應該要及時請律霸網律師從旁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0-12-17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