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政府機關是否構成誹謗罪
近年來,網上有很多新聞曝光相關政府及政府人員的負面消息,被不知情的網民飛帶轉播,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轉播的事實是假的,這種誹謗政府機關的行為是會構成誹謗罪的,后果嚴重是會接受相應處罰的。
誹謗罪認定:
1、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泄露并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2、誹謗罪與侮辱罪的界限這兩種犯罪所侵犯的客體,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不同之處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進行,而誹謗則必須是捏造事實。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為,而誹謗則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當著被害人的面進行的,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涉嫌以誹謗方式煽動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涉嫌刑事犯罪行為,屬于公安機關管轄,可以由公安機關進行立案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五條組織、策劃、實施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我們要在網絡上謹慎自己的語言行為,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三思而后行,不要等到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的那一刻才知道后悔,在與人交往中也是如此。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問題的話,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肇事致死還賠錢嗎
2020-11-13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