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3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在醫生過失殺人的時候擔心要負上法律責任問題,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忙來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2021-03-22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罰款多少
2021-02-18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