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犯罪認定為個人犯罪的情況有哪些?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chǎn)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yè)務活動中依據(jù)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qū)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nèi)部成員未經(jīng)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chǎn)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shù)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nèi),或者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yè)務范圍內(nèi)或與業(yè)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nèi)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yè)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jīng)營范圍之內(nèi),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jīng)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lián),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許多時候,我們不應該僅憑表象就對該案件下定論,究竟是單位犯罪還是個人犯罪,需要我們仔細的甄別。單位犯罪是以單位意向為核心進行的犯罪行為,而個人犯罪則是未經(jīng)過單位允許的犯罪行為,此時不能算作單位犯罪,而應以個人犯罪進行量刑。
單位犯罪雙罰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zhí)行
2020-12-31翻墻上網(wǎng)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監(jiān)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解除競業(yè)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chǎn)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guī)定是怎么樣
2021-02-02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