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來,《國家賠償法》采取的是違法責任原則。
違法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違反歸責法律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即以行為違法為歸責標準,而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因為國家活動是運用強制權力的活動,強制他人意味著影響其權益,合法影響權益是每一個公民享受公共利益要承受的負擔,只有當這種影響違法之時,才構成對他人權益的損害,對此國家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國家賠償的違法歸責原則中的“違法”應作廣義的理解:不僅指違反實定法,還包括違反法的基本原則;不僅指違反法律上對國家機關的要求,還包括違反法律對公民合法權益的確定。
二、不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申請人申請保全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二)因申請人提供的執行標的物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四)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情形的;
(五)被保全人、被執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員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變賣人民法院已經保全的財產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害后果的;
(七)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有些時候,雖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確實是對他人的權益造成了侵害,但此時不見得就一定需要作出國家賠償。因為要求,必須要是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因為違法從而造成了侵害事實。否則的話,大多數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權來進行處理,要求侵權人個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