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賠償法修訂,將精神損害賠償列入國家賠償的額范圍,但是之后的幾年,該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一直受爭議。
2014年最高法院出臺并印發了《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還應當嚴格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意見》指出,一般情形下,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綜合考慮受害人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情況,精神受損情況,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家庭關系、社會評價受到影響的情況,并考量社會倫理道德、日常生活經驗等因素,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因侵權行為而死亡、殘疾(含精神殘疾)或者所受傷害經有合法資質的機構鑒定為重傷或者診斷、鑒定為嚴重精神障礙的,應當認定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
在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的確定上,最高法院在《意見》中也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意見》指出,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決定采用“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方式的,應當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精神損害事實和嚴重后果的具體情況;侵權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方式等具體情節;罪名、刑罰的輕重;糾錯的環節及過程;賠償請求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平均生活水平;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其他應當考慮的因素。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原則上不超過依照國家賠償法第33條、第34條所確定的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
受害人對精神損害事實和嚴重后果的產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少或者不予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只要是由于國家機關單位或者是國家職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那么公民就有權力進行維權,申請國家賠償金。對于精神損害賠償最低賠償金額不可以少于一千元,但是最高也是不可以超過生命健康權的百分之三十五,具體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定。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