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傷害的根據是什么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利”是現代文明社會中法定的人身權利,精神健康是人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法侵犯他人精神健康并致受害人精神活動障礙的行為,即為“精神傷害”,這也是刑法中傷害罪所包含的內容。刑法學研究的“精神傷害(mental?injury)”不同于民法學所稱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有時有明顯的表現,如在受到誹謗、侮辱后受害人因受刺激當場暈厥、舊病復發等。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受害人的外在反應并不明顯,而內心痛苦并不一定輕微。由于受害人情況不同,承受精神損害的能力不同,在同樣條件下,不同的人實際精神損害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因此,衡量精神損害程度,既要觀察受害人的具體反應,又要根據行為人的行為狀況。精神損害的結果是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不一定達到精神障礙。而精神傷害的結果是造成受害人精神障礙,影響社會功能,具有明顯的外在表現,其精神癥狀表現符合精神醫學有關精神疾病的分類診斷規律和標準。對精神傷害行為結果的定性和定量,應由司法精神病學專家對受害人的精神狀態進行司法精神病學鑒定。
《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解釋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