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是指犯罪嫌疑犯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犯罪嫌疑人非法侵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在主觀方面是故意,表現為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有預見為主觀要件,至于對這種危害結果的大小、輕重有無明確、清晰的認識,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故意傷害至人重傷或死亡的,他的涉嫌犯罪本質并未發生變化,只是按不同的法定刑處罰。
故意殺人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剝奪他人的生命。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犯罪嫌疑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犯罪主體應當年滿14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謀財害命、殺人滅口等。
通過以上這兩種犯罪的構成要件不難看出,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不僅危害結果相同,犯罪手段、行為方式極為相似,在主觀上都出于故意,都是明知故犯,因此,很容易混淆。區分二者界限的方法是,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殺人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犯罪嫌疑人沒有造成死亡的結果,也應當定位為故意殺人罪;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傷害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即使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應當定位為故意傷害罪。當然,犯罪嫌疑人主觀故意的形成是屬于思想、思維意思的問題,他是人的一種內心活動。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是區分這兩種罪名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司法實踐工作中在判斷犯罪嫌疑人主觀故意的具體形成時,必須全面、客觀綜合分析案件相關方面的各種證據,分析行為人的犯罪動機等因素,來認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從而正確區分、界定故意傷害(致死)罪與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工資計算方法有幾種,哪種好
2021-02-25拆遷中的回遷房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2021-02-23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