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予執行的仲裁裁決怎么規定?
根據我國《仲裁法》,對仲裁裁決的執行和不予執行都有明確的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六十三條,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第六十四條,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
符合下列條件的,經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中級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指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一)執行標的額符合基層人民法院一審民商事案件級別管轄受理范圍;
(二)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在被指定的基層人民法院轄區內;
被執行人、案外人對仲裁裁決執行案件申請不予執行的,負責執行的中級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立案審查處理;執行案件已指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應當于收到不予執行申請后三日內移送原執行法院另行立案審查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仲裁裁決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條,仲裁裁決或者仲裁調解書執行內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無法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駁回執行申請;導致部分無法執行的,可以裁定駁回該部分的執行申請;導致部分無法執行且該部分與其他部分不可分的,可以裁定駁回執行申請。
(一)權利義務主體不明確;
(二)金錢給付具體數額不明確或者計算方法不明確導致無法計算出具體數額;
(三)交付的特定物不明確或者無法確定;
(四)行為履行的標準、對象、范圍不明確;
仲裁裁決或者仲裁調解書僅確定繼續履行合同,但對繼續履行的權利義務,以及履行的方式、期限等具體內容不明確,導致無法執行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一般來說,不予執行的仲裁裁決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該仲裁有問題,當事人拒絕進行執行或者是雙方對于仲裁內容產生了一定的爭議,這兩種方法可以通過法院訴訟來進行解決,由法院來判決該仲裁是否合法,如果確定該仲裁的確合法的話,那么法院將進行強制性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