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任務是為人民服務,他們之中有些是在執行公務的工程中無意損害了合法公民的權益,有些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權益,無論是屬于哪種情形,都是可以獲得國家賠償金的,公民可以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如何計算的?
國家賠償計算方式:
1、侵犯人身權的賠償標準。人身權包括人身自由權、身體健康權、生命權。不同權利受到損害,有不同的賠償標準。
(1)侵犯人身自由的賠償標準。人身自由權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人身和自由完全由自己支配,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情形主要有二:
其一是行政機關違法拘留、非法拘禁等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其二是公檢法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錯拘錯捕或錯判并且原刑罰已執行的。侵犯人身自由的賠償標準是:
賠償金=限制人身自由的天數×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日平均工資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為準)。
(2)侵犯公民身體健康的賠償標準。身體健康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其肉體不受非法傷害的權利。身體傷害分為三種。即一般身體傷害,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和全部喪失勞動能力。
造成身體傷害的,應支付醫療費和賠償誤工收入。其中:醫療費一般包括四項:
一是因直接治療而支出的全部必要的醫療費;
二是必要的交通費和住宿費;
三是必要的伙食補助和營養費;
四是護理費。誤工費,則是指受害人因受傷而不能參加工作而減少的收入。誤工工期,應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醫院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誤工收入,仍以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而不是以受害人實際收入計算。誤工費最高限額為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的5倍。
造成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應支付醫療費和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是國家支付給受害人的賠償金。包括因傷殘所失去的收入和為解決傷殘后生活困難所需要的費用。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賠償金的最高限額,為上年度職工工資日平均的10倍。
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支付醫療費、殘疾賠償金和生活費。殘疾賠償金的最高限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同時,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這一般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其有法定的扶養義務而又不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無勞動能力的父母、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子女已死亡的無勞動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無勞動能力的配偶。其中,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到18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到其死亡止。生活費的標準可參照當地民政部門有關生活救濟的規定辦理。
(3)侵犯公民生命權的賠償標準。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和生活費。適用此標準應注意兩點:
①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兩者的總額不得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
②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支付生活費,以保證其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物質生活條件。
2、侵犯財產權的賠償標準。國家侵犯財產權的損害主要有:物之失去控制,物之功能或性能減弱,物之滅失等。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此屬于物之失去控制,相應的賠償方式為返還財產。但只限于返還原有財產,不含孳息等。
(2)查封、扣押、凍結財產造成損失的賠償。
這三種侵權和造成的損害后果比較復雜,賠償計算標準有所不同,需要區別對待:
首先,如原物完好,即未造成財產損壞或滅失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
其次,如財產已遭受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序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最后,如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賠償金的給付一般按市場價格結合被損物品新舊程度進行估價予以賠償。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拍賣是公開處置財產的一種方式,由專業拍賣機構、臨時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或者人民法院以公平競爭的方式將財產出賣給競價最高的出價者。如果財產已經拍賣,原物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其賠償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但對于折價或變價處理的,則并非給付所得價款,而是按市場估價賠償。因為折價或變價已使該財產受到部分損失。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此種情況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即企業、商店等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房租、水電費、倉庫保管費、職工基本工資等,不賠償可能取得的收益或者營業利潤等。
(5)對財產權的其他損害賠償。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進行賠償,包括兩層涵義:
第一,我國的國家賠償對于財產權損害原則都給予救濟;
第二,在賠償財產權損害方面以賠償直接損失為原則。所謂“直接損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現有財產直接減少或消滅,其中不包括間接損失,即不考慮受害人的可得利益或可期待性利益。
公民的權益大致可分為人身權、財產權,不同的分類的國家賠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也即公民可以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如何計算這個問題是由公民所受到的損害來確定的,若公民沒有遭受損失,則解釋國家工作人員有失誤國家也是不需要支付賠償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難落實,是否可以主張違約賠償
2021-01-21學校和老師侵犯學生權利的體現有哪些
2021-03-11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國有土地出讓土地增值稅怎么算
2020-12-26拆遷沒有協商有強制評估嗎
2021-03-11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