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成立賠償標準規定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行使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及時、準確審查受理國家賠償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現就人民法院國家賠償案件立案工作規定如下: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國家賠償案件,是指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下列案件: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二審改判無罪,以及二審發回重審后作無罪處理的;
(五)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六)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七)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八)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九)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
二、國家賠償管理條例是什么
第一條賠償請求人因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而申請國家賠償,具備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情形的,屬于本解釋規定的刑事賠償范圍。
第二條解除、撤銷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后雖尚未撤銷案件、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判決宣告無罪,但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終止追究刑事責任:
(一)辦案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終止偵查的;
(二)解除、撤銷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三)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法定期限屆滿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五)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準許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撤訴的,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對刑事自訴案件按撤訴處理的。
賠償義務機關有證據證明尚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且經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查屬實的,應當決定駁回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
第三條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辦案機關未依法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或者返還財產的,屬于國家賠償法第十八條規定的侵犯財產權:
(一)賠償請求人有證據證明財產與尚未終結的刑事案件無關,經審查屬實的;
(二)終止偵查、撤銷案件、不起訴、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在解除、撤銷強制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后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未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立案后超過兩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五)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七)對生效裁決沒有處理的財產或者對該財產違法進行其他處理的。
有前款第三項至六項規定情形之一,賠償義務機關有證據證明尚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且經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查屬實的,應當決定駁回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
第四條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依法告知賠償請求人有權在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未依法告知,賠償請求人收到賠償決定之日起兩年內提出復議申請的,復議機關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處理賠償申請,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條對公民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終止追究刑事責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違法刑事拘留: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采取拘留措施的;
(二)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采取拘留措施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
違法刑事拘留的人身自由賠償金自拘留之日起計算。
第六條數罪并罰的案件經再審改判部分罪名不成立,監禁期限超出再審判決確定的刑期,公民對超期監禁申請國家賠償的,應當決定予以賠償。
第七條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和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對起訴后經人民法院錯判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已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對該判決確定后繼續監禁期間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情形予以賠償。
第八條賠償義務機關主張依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情形免除賠償責任的,應當就該免責事由的成立承擔舉證責任。
第九條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有權申請國家賠償。
依法享有繼承權的同一順序繼承人有數人時,其中一人或者部分人作為賠償請求人申請國家賠償的,申請效力及于全體。
賠償請求人為數人時,其中一人或者部分賠償請求人非經全體同意,申請撤回或者放棄賠償請求,效力不及于未明確表示撤回申請或者放棄賠償請求的其他賠償請求人。
第十條看守所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看守所的主管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十一條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后又采取逮捕措施,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十二條一審判決有罪,二審發回重審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一條第四款規定的重審無罪賠償,作出一審有罪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
(一)原審人民法院改判無罪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重審期間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三)人民檢察院在重審期間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或者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后作無罪處理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十三條醫療費賠償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治療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機關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異議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條護理費賠償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原則上按照一名護理人員的標準計算護理費;但醫療機構或者司法鑒定人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數并賠償相應的護理費。
護理期限應當計算至公民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公民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十年。
第十五條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賠償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十六條誤工減少收入的賠償根據受害公民的誤工時間和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確定,最高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誤工時間根據公民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公民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作為賠償依據的傷殘等級鑒定確定前一日。
第十七條造成公民身體傷殘的賠償,應當根據司法鑒定人的傷殘等級鑒定確定公民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并參照以下標準確定殘疾賠償金:
(一)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公民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視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殘疾賠償金幅度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十倍至二十倍;
(二)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公民為五級至十級傷殘的,視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五至六級的,殘疾賠償金幅度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至十倍;七至十級的,殘疾賠償金幅度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以下。
有扶養義務的公民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賠償金可以根據傷殘等級并參考被扶養人生活來源喪失的情況進行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第十八條受害的公民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人的生活費發放標準,參照作出賠償決定時被扶養人住所地所屬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
能夠確定扶養年限的,生活費可協商確定并一次性支付。不能確定扶養年限的,可按照二十年上限確定扶養年限并一次性支付生活費,被扶養人超過六十周歲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扶養年限減少一年;被扶養人年齡超過確定扶養年限的,被扶養人可逐年領取生活費至死亡時止。
第十九條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財產不能恢復原狀或者滅失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返還執行的罰款或者罰金、追繳或者沒收的金錢,解除凍結的匯款的,應當支付銀行同期存款利息,利率參照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確定,不計算復利。
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改變原賠償決定,利率參照新作出決定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確定。
計息期間自侵權行為發生時起算,至作出生效賠償決定時止;但在生效賠償決定作出前侵權行為停止的,計算至侵權行為停止時止。
被罰沒、追繳的資金屬于賠償請求人在金融機構合法存款的,在存款合同存續期間,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計算利息。
第二十一條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上年度,是指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時的上一年度;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改變原賠償決定,按照新作出決定時的上一年度國家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計算人身自由賠償金。
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決定時國家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尚未公布的,以已經公布的最近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為準。
第二十二條下列賠償決定、復議決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決定:
(一)超過國家賠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期限沒有申請復議或者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國家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的決定;
(二)超過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期限沒有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國家賠償的復議決定;
(三)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
發生法律效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決定和復議決定,與發生法律效力的賠償委員會的賠償決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依法必須執行。
第二十三條本解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自身權益受到影響需要申請要求國家賠償時,我們一定要提前對國家賠償標準以及相關的管理條例進行了解,否則在后續的情況下遇到什么問題的話,我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也不知道自身的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