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賠償法中,關于賠償請求人在時間上會有限制的問題。主要的限制問題又是怎樣進行規定,遵守按照法規上的賠償是我們必須爭取的利益,按照法規要求合理進行。那么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10年?這個時效是否準確呢,下面小編將會一一解析,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時效,指一定的事實狀態經過一定的時間,將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的制度。此項制度“利用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通過設定對權利或義務主體有利或不利的法律效果,鞭策、督促權利或義務主體盡快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時效有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兩種。取得時效一般指取得領土占有權或財產所有權的時效。
消滅時效,亦稱訴訟時效,指權利所有人不行使權利的事實持續一定時間后,該權利歸于滅失的制度。如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時效即為消滅時效。
《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1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其他國家的國家賠償法也均規定有類似的時效。這樣規定有利于穩定社會關系,有利于國家機關開展工作,從而有利于合理合法地保障賠償請求人的權益。如果等到國家行政侵權或司法侵權事實所造成的社會關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質,再行使請求權,可能造成社會關系的再度混亂,也不利于有關機關調查取證,盡快解決問題。
“時效為兩年”,即從某年某月某日至第三年的該月該日。如從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時效為兩年”的起算時間,既不從受害人受侵害之日開始計算,也不從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是從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受害人在確認后仍被羈押的期間不計算在內;“時效為兩年”,是指受害人必須在兩年內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一旦提出了請求,進入協商先行程序、復議程序后,即按協商先行程序、復議程序的法定期限進行,不需要再考慮兩年時效;“時效為兩年”,超過兩年才提起請求怎么辦?《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目前均無規定。
一、一般訴訟時效:
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因此,精神損害賠償訴訟時效通常為兩年。
二、特殊訴訟時效:
指針對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而制定的訴訟時效。特殊時效優于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法律對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綜上所述,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10年?不是很準確。對于超過兩年時效提出國家賠償請大家可以參考最高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問題的意見,文中明確規定:賠償請求人超過請求國家賠償時效提出請求的,賠償義務機關應予受理。還需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可咨詢律霸的相關專業律師,為您詳細解答。
2020最新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工傷保險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博弈
怎樣計算工傷賠償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刑事責任指什么
2021-03-20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