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繼承的方式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
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和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二、繼承權該怎么實現
權利主體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權利實現
繼承權的實現,亦稱為繼承權的兌現,指繼承人依法取得繼承權后,根據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的方式取得遺產的法律后果。
繼承權的實現要具備幾個前提條件:
1、繼承人在繼承權主體的范圍內;
2、繼承權人沒有喪失繼承權;
3、繼承權實現的內容是合法的,沒有侵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
《繼承法》第2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要實現繼承權,首先應明確自己是否具有繼承主體資格,有遺囑按遺囑,沒遺囑按法定繼承。繼承開始后,任何一方繼承人均有權提出分割遺產。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1-03-22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