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對象是指誰
所謂執行對象就是指生效的執行根據所確定的,并由執行機關的執行行為所指向的目標,即執行客體。這種對象首先是以生效的裁判文書為基礎的,如退還罰款。其次是由申請人所申請提出的要求所制約的。
行政訴訟執行的對象有時是特定的,如退還所扣車輛,這是不能以其他物體代替的;而有些對象則是不特定的,如劃撥款項等。
執行的對象大致分有三類:物、行為和人身。
強制執行的對象的執行方式
強制執行,即將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的內容付諸實現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變更執行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活動,通常手段和方式如下:
1、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4、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5、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的財物;
6、強制被申請執行人遷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強制執行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
8、強制加倍支付。
行政案件執行對象包括哪些
行政訴訟執行的對象有時是特定的,如退還所扣車輛,這是不能以其他物體代替的;而有些對象則是不特定的,如劃撥款項等。執行對象大致分為三類:物、行為和人身。
1、物
包括財物和其他物件。如繳納稅款、退還證件、票據等。物又有特定物和不特定物之分,財產又有動產與不動產之分,有些執行措施是對不動產適用,有些則是對動產適用。所以,明確物之屬性與類別是很重要的。
2、行為
作為執行對象之一的行為,是以實施特殊行為為完成執行義務的。這些特定行為原屬裁判所確定的作為行為,本應由義務人自動履行,由于其拒不履行而引起強制執行,其所執行的對象就是該特定行為。如強制服兵役、強制拆除違章建筑等。
3、人身
在民事訴訟中是無人身作為執行的對象的,人身作為執行對象是行政訴訟執行制度的特殊所在。如果一個公民被處以勞動教養,該公民起訴并經法院裁定暫時停止執行,在訴訟判決中該公民敗訴,應收入勞動教養場所,而該公民又不自動前往,則由行政機關強制收押予以教養。這里,作為執行對象顯然是該公民的人身而不是別的。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