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務員法行賄的判罰是什么?
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百九十條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百九十條之一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行賄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賄的犯罪事實,應當基于實際來處理,但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還需要掌握相關證據,司法機關在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后,如果發現行賄的金額達不到10000元以上的,那么可以按照公務員法中的行政處罰來處理。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再保險公司
2021-01-15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房子拆遷一個孩子不回來簽字怎么辦
2021-01-23婁底市墳墓遷移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27哪些人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21拆遷補償款項的來源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