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務員法行賄的判罰是什么?
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百九十條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百九十條之一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行賄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賄的犯罪事實,應當基于實際來處理,但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還需要掌握相關證據,司法機關在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后,如果發現行賄的金額達不到10000元以上的,那么可以按照公務員法中的行政處罰來處理。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我國婚姻法對子女姓氏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20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土地轉包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