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交強險賠償后可以追償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三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后,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根據該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肇事逃逸,首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該條沒有規定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后逃逸,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賠償受害人后可以向侵權責任人追償。
交強險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也沒有規定機動車駕駛人肇事逃逸,保險公司交強險賠償后,可以向侵權責任人追償。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肇事逃逸的性質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肇事逃逸就是屬于嚴重的違反了我國的交通法,而且此行為保險公司在進行賠償之后也是有權利向肇事方要回追償權的,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讓當事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摩托車肇事逃逸強險賠償嗎?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