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行賄與公司行賄怎么區分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行使中的問題
2021-03-16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