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區分個人行賄和單位行賄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會判處緩刑嗎?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的擔保是獨立的嗎
2020-11-26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