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害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點擊律霸網找律師作相關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