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見本報昨日A06版)
縱觀此案,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將法律拋在一邊,公安、檢察、法院同嫌犯家屬商談后的私了——雖然有對違法警察的法律問責,但只是走走“過場”,3名警察僅僅是丟了官或是背個處分,警察照當,薪水照領,給死者家屬的補償也是由公安局“埋單”。
也許,警察的刑訊逼供確實不是致嫌疑人死亡的主因,但嫌疑人是在被吊銬、沖涼水澡、踩腳趾、橡膠棒毆打等一番“修理”之后很快死亡的,警察的行為很難說不是致嫌犯死亡的誘因。這里,即使嫌疑人真的死于自身疾病,但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規定,這3名警察也應該承擔刑事責任。而“主動投案”和“悔過”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并不能免于刑事責任。
更令人不解和郁悶的是,對嫌疑人死亡調查的專案組是由縣公安局和縣檢察院共同組成的。自家的人涉嫌刑訊逼供,毆打致人死亡,自家人參與調查,這就如同一個人充當了自己案件的法官,在程序上就站不住腳。公安的法醫參與認定人不是公安打死的,即使自己不怕瓜田李下,《刑事訴訟法》還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回避原則。就這樣,程序的不正義很難讓人相信結果的正義。
而此案似乎是在縣里統一協調下進行的。給死者家屬的23萬元,是當地政府考慮到死者家庭的貧困境況,決定由縣公安局給付的一次性補償。可金額如此之高的補償,又很像是在國家賠償,這就難免讓人猜疑是用“補償”代替“賠償”,堵嫌疑人家屬和民眾的嘴,以免除警察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權利的惡劣影響。而對3名警察免于刑責,還有“積極參與了死者的善后事宜,有悔過立功表現”的認定。莫非,這23萬的補償是3名警察出的?他們是花錢抵罪?除了出錢,實在想不出他們在善后事宜中能有什么作為,得到死者家屬的諒解。
略-陽嫌疑人遭警察刑訊逼供后死亡案疑竇叢叢,即使死者家屬認為自家人確實有犯罪行為,且人已經死了,又得到了賠償,不愿意上訴,但此案不應“不告不理”,上級司法機關應積極介入。否則,法律就可能被扭曲,一些人就可能逍遙法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