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利用其影響力進行受賄,構成犯罪,即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判斷是否構成此罪,就要從認定標準入手分析。那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相關認定標準是什么呢?小編整理了有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相關認定標準是什么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利用影響力受賄罪,重在認定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共犯。具體來說:
1、關系密切的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共同受賄的處理。
根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座談會紀要》和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規定,關系密切的人向國家工作人員代為轉達請托事項,索取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并告知該國家工作人員的,或者國家工作人員明知其關系密切的人收受了請托人財物,仍按照關系密切的人的要求利用自身職權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該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受賄罪,其關系密切的人以受賄罪的共犯論處。
2、國家工作人員對關系密切的人受賄行為事前知情的處理。
國家工作人員事先知道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自己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仍默許或者不反對其關系密切的人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參照《意見》的規定,該國家工作人員和關系密切的人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共犯。雖然國家工作人員對其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人的行為只是持默許或者不反對的態度,事后又不共同占有財物,但該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片面共犯,應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處理。
3、國家工作人員對關系密切的人受賄行為事后知情的處理。
國家工作人員如果事先不知道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自己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事后知道但并不參與分享賄賂的,國家工作人員不構成犯罪,其關系密切的人應認定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如果國家工作人員事后參與分享賄賂的,對該國家工作人員仍以受賄罪論處,對其關系密切的人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論處。
4、國家工作人員對關系密切的人受賄行為不知情的處理。
國家工作人員雖然按照關系密切的人的要求,利用職權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但對關系密切的人收受請托人財物毫不知情的,對關系密切的人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論處,對該國家工作人員既不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共犯,也不單獨構成受賄罪。
5、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的處理。
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還是受賄罪,要區分時間段,同時兼顧有無事先約定。行為人所利用的便利條件是原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或者行為人索取、收受請托人財物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均發生在離職以后,且行為人索取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不是基于任職時的約定或者是作為其任職時權錢交易行為的“對價”,而是一個新的行為,該行為人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論處。行為人在任職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或者在任職時與請托人事先約定,在其離職后收受請托人財物,對行為人以受賄罪論處。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主要客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次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2、客觀要件
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行為。
3、主體要件
特殊主體,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
4、主觀要件
故意。
從《刑法》中的規定來看,如果構成該罪的話,那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但要是此時的犯罪數額巨大或者存在其他嚴重的情節,那會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同時并處罰金。另外,要是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