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電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qū)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
根據(jù)《解釋》的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shù)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jié)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l、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jié)輕微、危害不大的。
盜竊既遂與未遂區(qū)別是什么
關于盜竊罪的既遂標準,理論上有接觸說、轉移說、隱匿說、失控說、控制說、失控加控制說。我們主張失控加控制說,即盜竊行為已經(jīng)使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時,或者行為人已經(jīng)控制了所盜財物時,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與行為人的控制通常是統(tǒng)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著行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統(tǒng)一的情況,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為人并沒有控制財物,對此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因為本法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既遂與未遂的區(qū)分到底是社會危害性的區(qū)別。就盜竊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為人是否控制了財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為人沒有控制財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對財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盜竊既遂,沒有理由以未遂論處。
例如,行為人以不法占有為目的,從火車上將他人財物扔到偏僻的軌道旁,打算下車后再撿回該財物。又如,行為人讓不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放在浴室內(nèi)的金戒指藏在隱蔽處,打算日后取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行為人后來由于某種原因沒有控制該財物,但因為被害人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也應認定為盜竊既遂,而不能認定為未遂。所應注意的是,在認定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時,必須根據(jù)財物的性質(zhì)、形態(tài)、體積大小、被害人對財物的占有狀態(tài)、行為人的竊取樣態(tài)等進行判斷。如在商店行竊,就體積很小的財物而言,行為人將該財物夾在腋下、放人口袋、藏入懷中時就是既遂;但就體積很大的財物而言,只有將該財物搬出商店才能認定為既遂。再如盜竊工廠內(nèi)的財物,如果工廠是任何人可以出入的,則將財物搬出原來的倉庫、車間時就是既遂;如果工廠的出入相當嚴格,出大門必須經(jīng)過檢查,則只有將財物搬出大門外才是既遂。又如間接正犯的盜竊,如果被利用者控制了財物,即使利用者還沒有控制財物,也應認定為既遂。在我們看來,一概以行為人實際控制財物為既遂標準的觀點,過于重視了行為人的主觀惡性,但輕視了對合法權益的保護;過于強調(diào)了盜竊行為的形式,但輕視了盜竊行為的本質(zhì)。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盜竊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盜竊既遂與未遂區(qū)別是什么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了解盜竊罪與非罪,既遂和未遂的區(qū)別,有助于抓住小偷后更好的處罰。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童眼睛被塞紙片,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07勞務分包資質(zhì)標準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
2020-11-28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車險理賠次數(shù)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我國現(xiàn)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