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案件立案偵查以后會怎么樣?
被立案偵查后,應當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和檢察機關進行審查起訴,最后由審判機關進行司法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時間是多久?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有明確規定:
第二百二十一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基層人民檢察院,分、州、市人民檢察院和省級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第二百二十二條基層人民檢察院和分、州、市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屬于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和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在依照本規則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的期限屆滿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可以延長二個月。
省級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屬于上述情形的,可以直接決定延長二個月。
三、公訴案件立案偵查后檢察院不批捕就不判刑了嗎?
檢察院不批捕,只是代表不符合逮捕的條件,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仍應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其實對于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來講,盡管公安已經立案,可是偵查是需要過程的,立案不等于就會按照受害者的陳述隨便對任何人采取強制措施的,等偵查工作結束,取得犯罪證據之后,司法機關也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處理。
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公安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職工可以入選監事會嗎
2021-01-01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