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針對個體嗎?
侵占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所謂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通過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約或有關規定而為他人收藏、管理的財物,所謂他人的遺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柜臺上,到他人家里玩將東西遺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車把財物遺忘在車里等。應當提出,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后者是失主丟失的財物,失去對財物的控制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也不知道丟失的時間和地點,拾撿者一般不知道也難以找到丟失之人。而遺忘物,則是剛剛、暫時遺忘之物,遺忘者對之失去的控制時間相對較短,一般會很快回想起來遺忘的時間與地點,回來尋找,而拾揀者一般也知道遺忘者是誰。遺忘物也不同于遺棄物,后者則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處分而拋棄的財物。所謂埋藏物,是指為隱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錢財、埋在墳墓中的珠寶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一般應屬于國家所有。總之,無論是代為保管之物還是遺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須是他人的財物。所謂他人,在這里僅指公民個人,不包括國家或單位。國家、單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為人如果非法占為己有,則應構成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他人遺忘的財物,財物的所有權雖然可能是國家或單位的,但遺忘行為僅是個人行為,其應對遺忘之物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從本質上講,仍屬于遺忘者個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國家和單位一般不會為了隱藏而埋于地,因此,不會存在本罪意義上的埋藏物。至于這些財物的表現形式,則可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動產,又可以是不動產;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無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違禁品、贓物;等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侵占罪是否只針對個體的相關法律知識,侵占罪是個人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而侵占罪的客體既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無形的。如果大家對這方面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貸款催款律師函的相關事項
2021-02-14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土地轉包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