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區分,很多人都會存在困惑,到底什么是刑事案件、又是如何立案?當我們意外侵害了他人權利或是被他人所傷害,怎樣的犯罪事實會被立案?關于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我國刑事訴訟法也有具體規定,律霸為您細說。
一、何為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二、刑事案件立案標準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以上就是與刑事案件的立案相關的法律規定,了解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無論是控告、辯護、還是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等國家機關的監督。但由于每一種犯罪行為都不盡相同,刑事案件的立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公安機關立案后下個程序是什么
公安立案程序是是什么?哪些案件由公安立案
公安機關的立案管轄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