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區分,很多人都會存在困惑,到底什么是刑事案件、又是如何立案?當我們意外侵害了他人權利或是被他人所傷害,怎樣的犯罪事實會被立案?關于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我國刑事訴訟法也有具體規定,律霸為您細說。
一、何為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二、刑事案件立案標準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以上就是與刑事案件的立案相關的法律規定,了解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無論是控告、辯護、還是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等國家機關的監督。但由于每一種犯罪行為都不盡相同,刑事案件的立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公安機關立案后下個程序是什么
公安立案程序是是什么?哪些案件由公安立案
公安機關的立案管轄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主播合同不干了違約嗎
2020-12-30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