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1][2]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構成要件:
1.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全。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本罪的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五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報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一種詐騙行為,便可構成本罪。
其次,詐騙對方當事人財物必須數額較大的。所謂數額較大,根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數額在五萬至二十萬元以上的。
3.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
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傷殘等級鑒定費用多少,由誰出
2020-11-29罪犯服刑期間保外就醫算不算刑期
2020-11-19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父母房子拆遷后換成兒子名字要交契稅嗎
2021-03-21拆遷安置房交易有什么限制
2021-03-12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0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房屋拆遷補償貨幣化安置的好處是什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