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收土地公告在什么情形下具有可訴性?
被征收人以征收公告內容與征地批復批準征收土地的范圍、用途、面積、補償標準等內容不相符為由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六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第二十五條 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
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二、征地公告的時效有多久
征地公告的時效是六個月。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實際上對于征收公告的時效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說的就是公告的法律效力期間這個是六個月,而另一種就是公告允許提出異議的時效期間這個是十天。
綜上所述,對于征收土地公告都是在其內容和實際開展的工作不符合的時候就應當提起訴訟,是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而被征收人在掌握公告的內容同時,如果發現征地工作有內容與之不符的,可以通過起訴的方式解決。
農村征地補償費協議有幾份?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一新生體測身亡,學生身亡學校是否有責任
2021-03-05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