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的認定
首先主觀目的不同。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間接牟利;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然后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是客觀方面不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1.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
2.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仍應由民事法律來調整;
3.從欺詐內容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實際行動;而民事欺詐行為中仍有民事內容的存在;
4.從欺騙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經濟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虛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使行騙得逞;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經濟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二)劃清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界限的認定
一般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兩者進行區分:
1.主觀方面。判斷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自己
無履行能力而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
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對方產生錯覺,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法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
2.履約能力。行為人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擔保,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擔保;
3.欺騙手段的程度。行為人是隱瞞真相、虛構履約能力,還是只在數量、質量等方面有某些不實之處。
4.履行合同的行為。訂立合同后,行為人是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為,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坐等對方履約上當,在獲得非法利益后,推托、搪塞甚至逃跑,還是對履行合同有較積極的態度,既取得一定利益,同時又承擔了一定的義務。
上述區分兩者界限的關鍵是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行為人是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還是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法律行為而獲得經濟利益。而對該目的的認定則可以參照上述二的內容進行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影響工資會正常發放嗎
2021-02-11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