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是利用購(租)房者的急切心理和知識缺乏,一房多賣(租),騙取“訂金”或卷款逃跑。事實上,我國《》中規定,確定買賣的只有定金,一旦買賣未成交,損失方有權向違約方索要兩倍定金作為賠償,而“訂金”沒有法律效力。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受害的購房者可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或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解決。
另一類是利用
房地產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牟取暴利。例如在房產買賣中,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房地產中介應當在銷售商品房時提供房源信息、銷售價格并表明收取傭金,即按房產成交價格的3%到5%提取傭金。但現實中,中介往往隱瞞委托人的實際出賣價格和第三方進行交易,獲取傭金以外的報酬。購房者和售房者很難了解到真實的出售價格,差價則由不法中介賺得。
類似的手段還有“陰陽合同”:如明明房屋成交是70萬元,中介公司卻要求客戶在簽訂的合同中寫成50萬元。很多購房者認為這樣做可以少交稅款,往往同意中介公司的勸說,卻不知道其中隱藏著風險。
事實上,政府部門所看到和所審核的合同都是按規定填寫的原價買賣合同,因此只承認原價合同。買賣雙方一旦因為補充合同發生糾紛,就很難裁定。如果雙方是口頭約定,進行現金交易,那風險就會更大。所以購房者一定要遵循正常法律程序,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更嚴重的是,一些中介公司挪用客戶的資金進行牟利。據了解,目前中介公司參與房產交易時,一般都是要求購房者在合同簽訂的3天內,將首期款(一般是售房款的兩到三成)打入指定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監管。
等到國土房管部門登記,合同生效后,中介公司才會把房款付給賣方。由于目前沒有嚴格的法律限制,購房款在中介公司賬戶上的停留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半年或更久。由于鋪面多、業務量大,加上缺乏監管,一些不法房地產中介就利用收、付款的時間差,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挪用這些資金,用于炒房、炒股,或開設門店,追求短期利潤。
對于很多中介公司而言,他們挪用客戶資金的做法,實際上相當于“小銀行”,開設的門店就等于銀行的營業網點。門店越多,吸納的房款就越多,可以騰挪的空間就越大。因此一些中介公司熱衷于“超常規發展”,開設的分公司、門店很多,但交易量卻很少,其原因就在于中介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火爆,積淀在中介公司的房款很多,因此他們拆補挪用資金窟窿比較容易,一般不容易出現問題,但這也不能排除一些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引發糾紛。更可怕的是,一旦樓市整體下滑,資金鏈條發生斷裂,中介公司的挪用行為將引爆巨大的金融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