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伙詐騙從犯怎么判刑
對于團伙詐騙從犯,可以減少基準刑的一部分比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詐騙罪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
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拆遷房屋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11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