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現在在建設非常快的一個時期,征地方面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我們聽說過的征地方面的問題也有很多。對于征地我們國家規定的是有相應的補償標準的。對于每一個地區的補償標準也是有著不同的規定,那么榮昌征地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一、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方式和標準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分別計算補償。土地補償費不分地類,按被征收土地面積計算,標準為每畝15000元;安置補助費按農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個農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25000元。
土地補償費為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獲得的補償。被征地土地補償費總額的80%首先統籌用于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劃撥到縣勞動保障部門;其余20%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于發展集體經濟和安排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生產、生活。
安置補助費的支付按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不同年齡段確定,對未年滿16周歲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其安置補助費全額支付給個人;對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其個人按照有關規定應繳納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總額的50%,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從其安置補助費中代為劃撥到縣勞動保障部門,專項用于該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安置補助費的其余部分支付給個人,用于安排其生產、生活。
土地補償費的80%部分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之和尚不能滿足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資金需要的,其差額部分由征地單位補足,直至滿足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需要。
(二)農村房屋、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補償
被征收土地范圍內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按附表1執行。經補償后的建(構)筑物,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處置。
地上青苗、零星栽種的樹木花草等附著物,按照征地面積(扣減農房宅基地面積)采取綜合定額包干的方式予以補償,綜合定額包干補償標準為每畝3000元;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的糧食制種地上的農作物、集中成片栽種的經濟果園(桑園、茶園、苗圃)綜合定額包干補償標準為每畝3900元;專用魚池按水面面積計算補償(含魚苗損失),其綜合定額包干補償標準為每畝3900元。已按青苗、零星栽種樹木原補償方式實施的項目,補償方式不變,其補償標準按附表3、4執行。
地上構筑物據實清理登記,補償標準按附表2執行。
擬征地公告發布后搶栽、搶插的青苗等附著物及搶建的構筑物不予補償。
征地拆遷范圍內經補償后的構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由其所有人按征地拆遷方案規定的時限自行搬遷;逾期未搬遷的,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處置。
(三)住房安置
自2009年1月1日起,縣城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征地拆遷農房不再實行自建住房安置。已實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住房安置方式不變,其被拆遷房屋補償標準按附表1執行。
城市規劃區范圍外,無條件集中統一修建安置房的,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按照城鎮規劃管理要求和城鎮居民修建住宅用地標準(每人15平方米)劃撥宅基地,按規定予以建安造價補助,由住房安置對象自建安置住房。
被征地拆遷農轉非人員住房安置人均建筑面積標準為30平方米。
征地批文下達之日前,持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和《鄉村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地產權證》的被拆遷房屋的征地農轉非人員為住房安置對象。征地拆遷房屋補償安置以《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和《鄉村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地產權證》登記為準,按照“一證一戶”的原則予以安置;被拆遷戶《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和《鄉村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的權利人不一致的,按一戶予以補償安置。
1.貨幣安置
積極推行住房貨幣安置方式,貨幣安置費按照縣政府確定的經濟適用住房銷售價格乘以住房安置建筑面積30平方米/人的標準計算確定。
貨幣安置對象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按建筑面積30平方米/人的標準免交房屋交易規費。具體規定由縣政府另行制定。
2.統建優惠購房安置
住房安置對象以戶為單位,按建筑面積30平方米/人的標準,以土地征收時磚墻(條石)預制蓋價格向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優惠購買安置住房。因戶型設計限制,住房安置對象所購安置住房建筑面積超過上述標準在5平方米以內的部分,按建安造價的50%購買;超過上述標準5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綜合造價購買。
征地農轉非住房安置對象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為城鎮戶口,經審核在我縣范圍內確無住房并長期與配偶或父母居住在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可申請按建安造價的50%購買一個自然間(不超過30平方米/人)的安置住房,與被拆遷戶主合并安置。
在政府批準征地之日前,長期居住在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城鎮人員,具有房屋所有權證和集體土地使用權證且在城鎮確無住房的被拆遷人,經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可申請按30平方米/人的標準以建安造價的50%購買安置住房。
因戶型設計限制,購買安置住房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不足部分由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綜合造價補償給被安置人。
統建安置住房享受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的有關優惠政策。
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渝府令第55號)有關規定審核確認城鎮人員住房安置對象。
二、調整征地農轉非人數的確定方法
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全部征收的,該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全部予以農轉非;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部分征收的,農轉非人員的人數按被征收耕地面積(果園、牧草地面積按耕地面積計算,下同)與0.5倍非耕地面積之和除以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均耕地面積計算確定。人均耕地面積為集體土地所有權證記載的耕地面積(不含已被征收的耕地面積)除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總人口數。
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部分征收時,被征地農戶的承包耕地被征收后,其剩余的耕地面積以戶為單位計算人平不足0.5畝的,除按照上述規定計算農轉非人數外,被征地農戶可以戶為單位另行申請增加農轉非人數,直至該戶剩余耕地面積達到人平0.5畝以上為止。被征地農戶未申請農轉非,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具備條件的,應調整其承包耕地。
在城市(鎮)規劃區范圍內因住房宅基地被征收并拆除的,被拆除戶可申請以戶為單位全部農轉非。
三、征收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統籌費
從2008年1月1日起,在審批土地時征收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社會保障統籌費(以下簡稱“征地統籌費”)。征地統籌費按土地面積收取,對經營性用地(含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城鎮發展用地按照每畝2萬元的標準收取;對新征工業用地按照每畝0.5萬元的標準收取。新征收土地的征地統籌費由市財政部門統一收取;存量建設用地供應的征地統籌費由縣財政部門統一收取。
征地統籌費計入土地成本,作為市級專項收入,納入專戶管理,專項用于統籌調劑全市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社會保障費用。
四、建立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一)促進被征地人員實現就業
各鎮街和勞動保障部門對勞動力年齡段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應建立和完善失業登記制度和就業服務體系,積極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就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增強就業吸納能力,改善和優化就業環境,促進勞動力年齡段內有就業愿望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實現就業。著力解決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零就業家庭”問題。
勞動力年齡段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可以享受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參加一次由縣財政補貼的就業技能培訓,免收技能培訓、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費用。被征地農轉非人員或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子女就讀于重慶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可參照《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促進庫區繁榮穩定的決定》(渝委發〔2006〕18號)的有關規定享受就讀資助的政策。
(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被征地農村居民依法登記為城鎮居民后,按有關規定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按《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和重慶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渝府發〔2008〕26號)的規定執行。
2008年1月1日后征地的,不再實行儲蓄式養老保險辦法。
(三)建立生活困難救助制度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生活困難救助制度。各鎮街和縣民政部門要按照“應保盡保”的目標,對生活困難、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家庭進行認真核實,按照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規定辦理。
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一)各鎮街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實現就業,認真落實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努力解決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生活困難問題,切實保障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合法權益。
(二)各鎮街和縣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和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社會保障工作,確保新舊政策的平穩過渡。
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實施和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費劃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農轉非人員及參保人員身份確認、登記工作。
縣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好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就業培訓,建立健全就業服務以及社會保障體系,做好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縣民政部門要做好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縣公安部門要提供被征地農村居民的戶籍資料,做好戶籍審核、審批、統計工作,并按照規定辦理農轉非戶籍登記。
縣農業部門要做好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財產分配、使用、管理的指導和監督,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整工作。
縣財政部門要做好征地統籌費收取、使用的監督管理和基本養老保險補貼經費的劃轉、撥付工作。
縣審計、監察部門要做好征地補償安置政策實施及征地統籌費征收使用管理的監督檢查工作。
縣規劃、建設部門要做好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統建安置住房、定向銷售住房的選址、施工、質量等管理工作。
六、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征收土地的補償安置按照國家和重慶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原征地補償安置有關規定與本通知規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規定為準。原榮昌府發〔2005〕86號文件同時廢止。具體按照以下原則執行:
(一)2008年1月1日前經依法批準征地,征地補償安置已實施完畢的,按渝府發〔2005〕67號、榮昌府發〔2005〕86號文件執行。
(二)2008年1月1日前經依法批準征地并已實施征地補償安置的,但因被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對象拒絕接受征地補償安置或拒不領取征地補償安置有關費用,致使征地補償安置未實施完畢的,按渝府發〔2005〕67號、榮昌府發〔2005〕86號文件執行。
(三)2008年1月1日后經依法批準征地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八、本通知執行中的有關問題由縣國土資源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負責解釋。
榮昌征地補償標準我們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地區的征地補償標準是差不多的標準的,但是也是有所不同的,這就是因為各個地區各種物價房價經濟條件的差異從而導致的。所以說對于這個規定當地的政府規定的是非常的合情合理的。我們要擁護。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陜西苗木征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禍造成他人死亡精神損失賠償最高多少
2021-01-19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