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權行為一般訴訟時效的含義
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民事立法的訴訟時效制度,是勝訴權消滅,即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消滅(喪失)的只是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訴權),更不消滅實體權利。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與此相同,《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各項規定,如各類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沒有特別規定的均執行《民法通則》。
由于訴訟時效是一個強制性的法律規定,因此在訴訟中,不待當事人主張,法官亦可依職權適用。而訴訟時效的本質應當是永久抗辯權,享有該權利的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如果一個請求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行使,當請求權人要求行使時,請求權的義務人有權依據訴訟時效已經超過法定期間而進行抗辯。此時抗辯權就可以對抗請求權,使某個具體的請求無效,從而獲得免除債務人的債務,在人身損害賠償請求中,如果受害人主張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加害方就可能獲得免除賠償之責任。
2、《民法通則》的一般規定
一般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為2年(勝訴權);
特殊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為1年(勝訴權);
最長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為20年(訴權);
不受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為“當事人自愿履行的”情形;
訴訟時效中止:《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
訴訟時效中斷:《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
特殊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41條規定為“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只有份合同法律生效嗎
2020-11-24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