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解釋】本條是關于窩藏、包庇罪的刑罰規定。
本條規定的犯罪是故意犯罪。“明知是犯罪的人”是本罪構成的主觀要件。“明知是犯罪的人”,是指行為人已知道被包庇的人犯有罪行。在實際執行中,這種明知往往是犯罪的人告知行為人自己犯有罪行,如“殺了人”,“犯了事兒”,“警察正在抓我”等,否則就不會有接之而來的窩藏、包庇行為。但也有犯罪人并未明講自己干了什么,可是從其言談話語和向行為人提出的要求,行為人已可明確斷定其犯罪。所以這里的“明知”應包括“應當知道’,的含義。在辦案中,認定行為人是否明知被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不能只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而應根據行為人的行為和案件的情況,結合其口供,綜合予以認定。對于行為人確實不知為其提供財物等案件的人為犯罪嫌疑人的不能認定為犯罪。如犯罪的人謊稱丟了錢,借錢買車票,說兩口子打架不能回家,借住幾天等,不能認定行為人有幫助犯罪人隱匿的主觀故意。本條規定了幫助犯罪人逃避法律追究的兩種行為:1.為犯罪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這是指將自己的住處、管理的房屋提供給犯罪人或者給予犯罪人錢、物,包括食品、衣被等,幫助犯罪人隱藏或者逃跑,逃避法律追究。2.作假證明包庇犯罪的人。這是指向司法機關提供假的證明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如作假證明表示犯罪人不在犯罪現場等。上述兩種犯罪行為,只要實施行為之一,就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根據本條規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情節嚴重”,是指幫助重大案犯逃匿或為其作假證明,使其逃避法律追究,幫助犯罪團伙、集團逃匿或者因其包庇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等。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事先與犯罪分子通謀,幫助犯罪分子逃匿或者包庇犯罪分子的處刑規定。“事先通謀”,是指行為人與犯罪的人在其犯罪前已共同策劃好,實施犯罪后由其幫助逃匿或作假證明幫助其逃避法律追究。根據本款規定,對于事先通謀犯本條規定之罪的,以共犯論處。如某人與他人合謀盜竊,事先商定如案發由其提供隱藏處所,后實施窩藏行為的,應以盜竊罪的共犯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交通事故車輛扣押時間要多久
2021-01-21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宅基地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2020-12-20亞運城853戶拆遷戶住別墅 回購房市價或翻10倍
2021-03-06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18與拆遷方談判時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