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日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布《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在附錄B-B.2
傷殘標準中列出了多等級傷殘者的
傷殘賠償金的計算公式為: C=Ct×C1×(Ih +∑Ia,i)(∑Ia,i ≦10%,i =1,2,3……n,多處傷殘) 式中: 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元; Ct——傷殘賠償總額,元; C1——
賠償責任系數(shù),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 Ih——
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shù),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shù),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Ih +∑Ia,i≤100%。 二、簡化表述 對上述公式的解讀過于繁復難懂,其實簡而化之,將公式轉化成文字可以表述為:對傷殘者的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shù)×綜合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 任何一個非
法律專業(yè)人員,只要了解了簡化版的公式,都可以套用公式為多等級傷殘者計算其實際賠償額,而非一籌莫展。 其中綜合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shù)+附加傷殘等級指數(shù)(累加)。 (一)賠償責任系數(shù)分別為: 完全責任:100%; 主要責任:90-60%; 同等責任:50%; 次要責任:40-20%; 輕微責任:10%。 (二)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分別對應為(法定標準):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 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三)附加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分別對應為(無法定標準,學術界觀點): 一級10%二級9%三級8%四級7%五級6% 六級5%七級4%八級3%九級2%十級1% (四)限制條件: 1、附加傷殘等級指數(shù)累加不得大于10%,即附加的累加總和以10%為上限,超出的不計。 2、綜合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不得大于100%,即以100%為上限,超出的不計。 三、舉例: 有三個傷殘等級分別為六級、九級、十級 取其最高傷殘等級六級的賠償指數(shù)為基本指數(shù):50% 將其低等級的九級、十級賠償指數(shù)轉化為附加指數(shù)分別為:2%和1% 則其三個傷殘等級的綜合賠償指數(shù)為:50%+2%+1%=53% 又假設: 傷殘賠償總額為:100000元; 賠償責任系數(shù)為主要責任:80%; 那么傷殘者的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shù)×綜合傷殘等級賠償指數(shù) =100000×80%×53% =42400元 詳見http://www.zhangjiaqing.com/ShowNews.asp?id=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