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索賄是否構成行賄罪
行賄行為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公務員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不正當利益”,既包括非法利益,如行為人偷稅而給予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以財物,走私人員為走私物品進出口而給予海關人員以財物等;也包括違背政策、規章、制度而得到的利益,如不具備升學、提干、就業、入伍條件的人,得以升學、提干、就業、入伍。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
被索賄,是指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主動向你索要或勒索并收受財物。索要,是指行為人在進行職務活動時,向當事人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要求賄賂,但未使用要挾脅迫的方法;勒索,指使用要挾脅迫的方法,明示或者暗示如不送財物其事就不好辦或者會有嚴重后果,迫使對方不得已給自己送財物。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司法實踐中,行賄罪與受賄罪并存,也有不少如第一個案例中只成立受賄罪而沒有行賄罪的情況。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取不正當利益的,不構成行賄罪,但勒索財物的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受賄罪。被勒索人沒有獲取不正當利益,則被勒索一方不構成行賄罪,就會出現只有受賄罪而沒有行賄罪的情況。
因為:
第一、被勒索一方沒有侵犯行賄罪的客體--職務的不可收買性。行為人并不是為了獲取不正當利益或主動地收買國家公職的公正性與廉潔性,也并不是在進行一場權與利的骯臟交易;
第二、被勒索一方在客觀方面不具有危害社會的行為,他所獲得的利益是法律允許的;
第三、被勒索一方不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主觀意圖。所以,如果被勒索財物一方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就不符合行賄罪的構成要件,那么被索賄是否構成行賄罪,當然也就不成立行賄罪,故刑法第389條第3款對此作了特別規定。
綜上所述,被索賄不構成行賄罪,公民不必面臨“被強迫犯罪”的風險,法律如此規定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