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的主觀要件是什么
受賄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是違法的,卻故意為之。犯罪的目的,是取得他人的財物或非財產性利益。受賄罪的直接故意,可以從其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表現出來。
在索賄場合,行為人主動向他人提出要求或故意用各種手段給對方施壓迫使對方行賄。可見,索賄型的受賄罪的主觀方面,具有強烈的對財物的掠壓性;在收受賄賂場合,可能事先與對方通謀,先使對方獲利,然后收受對方財物,或者事先接受賄賂物,然后再為對方謀取利益,具有以權換利的屬性;在經濟受賄場合,表現為“舍利換賄”,即以損失單位利益為條件,換取個人私利,收取應當由單位所有的回扣、手續費等;在間接受賄場合,表現為賄賂物通過第三人轉給自己,或者從請托人身上直接謀取非法利益。總之,受賄罪在主觀方面的實質,表現了行為人對賄賂物的占有欲望。
此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受賄罪的罪過除了直接故意外,也包括間接故意。如在被動受賄的情況下,經多次拒收無效,而聽任行賄人留下財物,而不再退回;或是明知應家屬要求為他人謀利有可能導致其家屬乘機收受他人賄賂,而仍然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利,結果其家屬收受他人財物,上述兩種情況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即為間接故意小編不贊同此種觀點。刑法理論認為,間接故意在行為人在明知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認識因素下,而仍然決意為之,聽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在受賄犯罪中,無論是索賄還是被動受賄,當行為人明知對方所給予財物性質而決定收受時,其在認識因素上對受賄行為引起的危害國家廉政制度的后果是一種“必然”的明知,而不存在是“可能”的明知。在這種認識因素支配下,行為人如果仍然決意為之,那就是一種直接故意,而不是間接故意。同時,犯罪的罪過在認識因素上是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行為所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的一種認識,而不是行為人對他人實施行為的一種認識。因此,行為人應家屬要求為他人謀取利益時,對于其家屬因此收受他人財物的可能結果的發生并沒有明知的義務,也無須為其家屬的行為承擔責任,除非法律特別對此種情況的行為人規定必須去了解或是保證的義務。因此,此種情況也不宜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備間接故意。
受賄罪的主觀要件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的,明知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而有意為之。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租用農民承包地 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1-01-11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專利費用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10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