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人殘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應繼續支付殘疾賠償金
被告楊某駕駛小型客車與原告趙某某駕駛的兩輪摩托車相撞,致趙某某當場受傷。公安局交警大隊認定:楊某對本次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趙某某無責任。趙某某傷愈出院后,于2012年3月30日向潼南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經鑒定,趙某某的傷情構成10級傷殘。2012年8月6日,趙某某忽因肝癌死亡。趙某某的近親屬以原告身份參加訴訟,要求被告給付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的殘疾賠償金。被告以趙某某已意外死亡為由,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意見認為,由于我國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歷來采取定型化賠償方式,故無論趙某某的實際生存期間長于或短于一次性賠償所預定的賠償年限,殘疾賠償金均按照固定的年限20年予以計算。
但本文認為,殘疾賠償金是對受害人因勞動能力全部或部分喪失而導致未來收入減少的一種損失賠償,其本質是對受害人日后可得利益即逸失利益的賠償。本案中,趙某某在訴訟終結前因其他原因死亡后就不存在因勞動能力部分喪失而導致未來可得利益減少,并且其死亡與本案的交通事故之間沒有關聯,故不再按照20年的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勞動能力喪失說”為原則,同時也綜合考慮喪失與否的實際情況,以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從該條款不難看出,殘疾賠償金之給付即以受害人生命之存在為前提。
(二)傳統侵權責任理論要求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須以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過錯為要件。本案中,交通事故并不是趙某某死亡后果的前提條件,其并不構成相當因果關系,故楊某不應當再對趙某某死亡的后果及因死亡產生的損失(殘疾賠償金的喪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我國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歷來采取定型化賠償方式,是因為勞動者因勞動能力喪失導致未來收入的減少乃是一個抽象的不確定的概念,如若勞動者勞動能力喪失后未來的收入已經清晰恒定,則不應當再以高度蓋然性抽象計算殘疾賠償金。本案受害人因死亡導致未來收入已經恒定為零的情況下,則侵權人不應再承擔之后的殘疾賠償金。
閱讀了上述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如果勞動者勞動能力喪失后未來的收入已經清晰恒定,則不應再承擔之后的殘疾賠償金,而且一般是二十年的時間期限,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進行詳細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醫調委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2-10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