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罪罪行特征是什么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
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此外,根據刑法第389條第2款之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也應以行賄論處。這種特殊行賄行為,理論上也稱為經濟行賄罪。
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行賄罪沒有財物數額方面的要求,但依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行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第二,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向3人以上行賄的;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根據這一規定,“不正當利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
(1)非法利益。即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
(2)要求他人或者單位提供違法的幫助或者方便條件索取得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父親無撫養能索取贍養費嗎
2020-11-15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我國新農村拆遷法補償規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戶口已遷出可否分得拆遷安置房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