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罪罪行特征是什么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
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此外,根據刑法第389條第2款之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也應以行賄論處。這種特殊行賄行為,理論上也稱為經濟行賄罪。
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行賄罪沒有財物數額方面的要求,但依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行賄行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才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第二,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向3人以上行賄的;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根據這一規定,“不正當利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
(1)非法利益。即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
(2)要求他人或者單位提供違法的幫助或者方便條件索取得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