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要怎么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死亡賠償金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即賠償數額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這一計算標準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注:
1、按照這一計算標準,死亡賠償金比過去提高一倍多。
2、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0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3、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國家賠償法》對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
計算期限
1、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連續性,也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2、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遞減的年齡起點定為60歲,主要根據是國家統計局的咨詢意見。
國家統計局的專家介紹,平均壽命在統計學上是一個動態概念而非靜態概念。平均壽命70歲,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而50、60歲乃至70歲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當然就不一定是70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計算,60、70、7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36、81.39和83.69歲。國家統計局的專家據此建議,將賠償期限遞減的起點調整為60歲,75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以與統計結果相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納了這一意見。
注: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上,《道路交通處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是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而《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是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