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情形:第一,因機動車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乘客人身傷害,如機動車避讓道路上的目標而緊急剎車、猛轉彎、剎車失靈等原因,給乘客造成人身傷害,當屬違犯保護他人權利的法律規定類型的侵權行為(過失)。第二,車內其他人員的原因而引起的乘客人身傷害,如在車內,司乘人員將乘客打傷、車內其他乘客間的人身傷害包括強奸等,受害人既可以依違犯保護他人權利的法律規定類型的侵權行為(過失)為由,向承運人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類型,向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求償,或者二者皆為,但要轉讓有關權利。第三,一定情形下,有關司機棄車逃跑,如有一案例,犯罪嫌疑人將刀架在司機脖子上,要求司機必須向某方向開去,司機佯裝答應,到了一路段,發現前面值勤警察,司機急忙打開車門,從正在行駛的車上跳下逃跑,向警察報案,結果車輛失控,跌入山下,造成車上13人死亡。這種行為既不屬于正當防衛,也不是緊急避險,而是實實在在的侵權犯罪行為。因為,此時的司機,就如同消防隊員一樣,已經沒有緊急避險的權利,除非車輛停穩后逃走。
2、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掛撞
這種情形的交通事故數量最多,如兩車追尾、相掛、正面相撞等,且車必受損,人員不一定有傷亡。如果只是車輛受損,即只是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處理,由過錯方承擔侵權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根據過失相抵原則,按照雙方的過錯比例分擔責任;如果車內有其他乘客,則分兩種情形處理:第一,如果該承運人與乘客具有直接的客運合同關系,則該乘客即以兩車共同過失侵權為由,向二者主張共同侵權(過失)的行為責任,因為機動車的雙方,都有安全行車義務,也有發現、判斷、避讓危險的注意義務,但是,如果直接承運人既沒有違犯交通法規的行為,也合理地盡到了發現、判斷、避讓危險的注意義務,則只能根據客運合同關系,請求承運人承擔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也可以向其他有過失的直接責任主體,請求侵權損害賠償,或者二者皆可。承運人賠償后,可以向其他有過失的直接責任主體追償或代位申請執行,或者受害人向其他責任主體求償不足,再向承運人求償,承運人可以將其他主體已經履行賠償的部分剔除,并在自己已經賠償的范圍內,再向其他責任主體追償。第二,如果承運人與該乘客沒有直接的客運合同關系,而是與該乘客的合同承運人有另一層承運合同(連環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承運人),如果直接承動人與另一機動車方都有過失,則依共同過失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客運合同關系,將合同承運人以侵權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前者兼為。如果只有該乘客的直接承運人的對方有過失,則依第一種情形所列相同的方式求償。
3、為躲避而引發路人人身傷亡
如為了躲避路上的行人或對面駛來的車輛,沖出路面,將正在路基下施工的工人碾壓致死,則受害人可直接依侵權行為求償,但該機動車方不能以緊急避險為由,主張抗辯,原因在于:第一,緊急避險一般情形下,不能以犧牲他人(一部分人)的生命來保全自己(另一部分)的生命,生命無貴賤,除非法律另有特別規定。第二,道路交通本來就是一個危險作業,有關主體時時具有遵守交通法規,不引發危險,對他人引發的危險具有發現、判斷與避讓的注意義務,也就是說,在自己不制造險情的前提下,有發現、判斷、避讓一切險情的義務,而且能夠引起交通事故的險情,大多是突如其來的,所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我們不主張以緊急避險為由,對抗機動車給他人人身造成損害的侵權責任的訴求,更反對將機動車給他人造成的損害,轉由險情引發人承擔責任。否則,在險情引發人找不到的情況下,受害人人身傷害如何救濟?這對受害人證明負擔太重,會引發不公平的結果。
4、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或其乘坐人間的交通事故
這種情形,應當根據無過錯責任或者嚴格責任來處理,即由機動車一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存在過失或者故意時,可能適當減輕或者免除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5、外來物造成車內乘客傷害
外來物造成車內乘客傷害,主要是車窗外的飛來物,給乘客造成的人身傷害,屬于違犯保護他人法律而引發的侵權責任,應當由承運人賠償,賠償后,再向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追償,如果能夠找到直接侵權行為人,并且有賠償能力,當然可以直接訴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不注銷下一家還能辦營業執照嗎
2020-11-08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更約權
2021-02-07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