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土地使用法土地性質不同意思是什么
土地非個人私有的,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主要分為出讓和劃撥兩種:
1、土地出讓的方式是指國家以土地所屬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土地劃撥也稱為土地使用權劃撥或土地無償撥用。土地使用權劃撥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二、出讓和劃撥土地有什么區(qū)別
1、劃撥一般是針對事業(yè)性單位,這些單位取得國家土地除繳納相關的稅費外,不再支付出讓金。出讓是政府將國有土地的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權有償轉讓出去的行為。當劃撥的土地要改變用途、經營性質的時候,需要補交出讓金,從而改土地證上的“劃撥”為“出讓”。
2、現在開發(fā)商修建商品房大多數都是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方式獲得的土地,出讓就是開發(fā)商必須給錢給政府,政府保證你的70年或者50年使用權。劃撥是政府轉讓土地獲得收入的一種方式,簡單點說就是用土地的一方沒有給政府錢的就是劃撥,主要用于政府項目。
3、出讓的土地使用權人具有法定規(guī)范內的處置權,可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劃撥的土地不得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同。
4、房屋類型不同,房屋所在的土地性質不同也就影響了該房屋所屬的類型。劃撥土地一般為公益事業(yè)用地或回遷房、經適房等建設用地;而出讓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在房屋類型上是存在著一些區(qū)別的。
5、土地性質不同,那么對購房者后期的影響結果也不一樣,出讓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交易時,不存在額外的費用,但如果是劃撥的土地,如果想進行交易,就需要先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對想買二手房的購房者來說,一定要先弄清所購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避免增加交易成本。
在中國,土地的所有權是屬于國家的,個人只有土地的使用權,不是個人的土地,一般都是采用出讓或者是劃撥的形式得到土地。在這里溫馨提示大家一下,不管用什么方式取得土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需要產證都齊全的,產證不齊全請慎重購買。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臨時用地土地使用權證的辦理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物權法規(guī)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發(fā)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25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guī)定發(fā)該怎么做
2020-12-08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