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國有資產罪既遂與未遂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對象界定
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對象是國有資產,依照《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國有資產應當界定為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定的,或者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家向行政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該定義比較原則、概括,在司法實踐中還需加以具體界定。
但首先應當明確,國有資產與公共財產的范圍有所不同。依照刑法第91條規定,公共財產包括國有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以及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由此可見,公共財產不能等同于國有資產,國有資產的范圍較公共財產的范圍要小。盡管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但卻不宜視為國有資產。從外在表述來看,國有資產與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差異甚大,因此,理應將被國有單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財產排除在國有資產范圍之外。
國有單位的違法收入與混合性資產不能成為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對象。國有單位在生產經營中,非法收受他人賄賂后又集體予以私分的行為在實踐中是比較普遍的。例如某些高校非法收受學生的“贊助費”,讓某些不符合錄取資格的學生入學就讀,之后又將這些“贊助費”以各種名義發放給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對于單位中此類非法所得,雖然國家已經實際取得了這些財物的所有權,但是認定國有資產的標準應當是該國有財產是否已經投入到國有單位的生產經營中,或者是否屬于國有資產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收益。而國家取得上述財物的所有權后,并未將它投入到生產經營中,當然也不屬于投資后形成的收益。因此,它只能歸屬于國有財產,而不屬于國有資產。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私分國有資產罪既遂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高鐵拆遷房屋和其他公益拆遷有區別嗎,有沒有補償標準
2021-03-12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農村宅基地房產拆遷子女繼承權是怎樣的
2021-01-16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